在微博上随便搜一下黄圣依的相关新闻,不难发现,她最近通过节目获得了大量正面的舆论支持。甚至,智搜搜索功能迅速把我的朋友“抢包山”老师也拉进了讨论中:
这一点我十分认同,甚至觉得,黄圣依可以作为近年来参加真人秀的艺人代表,许多艺人避之不及的私人空间,她都毫不犹豫地拿到镜头下,24小时多机位直播,让人无所遁形。
这次,她带来了和母亲的关系线》中的婚姻破裂后,黄圣依将她的妈妈邓传理请上节目。母女俩的第一次同框,气氛紧张,充满火药味。
黄圣依搬回上海家中,打算请个阿姨帮忙。可她的妈妈却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,坚决反对。她激动到切换了三种语言(上海话、普通话、英语),表达自己的强烈反对。黄圣依试图软磨硬泡,但妈妈依然坚决,甚至引用《三国志》里的“劳动”一词,告诉她必须通过自己劳动来锻炼,不需要外人代劳。
每一次母女间的争论都像是辩论赛,妈妈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。在争论的高潮,她竟然说出伤人的话:“我本来有自己的房子,你非要搬回来和我们一起住!”
黄圣依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将家庭问题暴露在镜头下。在许多节目中,她提到过自己来自高知家庭,妈妈邓传理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,曾在《新民晚报》工作,发表过多部文学作品和书法散文集——用黄圣依自己的话说,她“得到了她领域中能得到的所有荣誉”。
黄圣依与妈妈的关系,仿佛是一场爱与战的拉锯战。小时候,父母对她寄予了极高的期望,在读大学之前,她几乎没有做过任何自己的决定,包括兴趣选择、学业规划,甚至穿衣自由也都受限。
父母总是把“兴趣可以培养”作为借口,忽视了她是否真的喜欢,而她的未来也被妈妈规划得清清楚楚:考复旦、交大,读经济学或中文系,毕业后当个低调的学者或编辑,找个门当户对的丈夫,过平凡安稳的生活。
但黄圣依高考时却做出了叛逆的选择——她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。后来,她在事业巅峰时选择和杨子结婚生子,17年后,她又“逆风而行”选择离婚。
由于一次次的“偏离轨道”,妈妈邓传理一直对女儿感到挑剔和不满。但离婚后的黄圣依觉得自己状态良好,对工作充满热情,变得越来越强大。
黄圣依再次出圈了,成为了“东亚亲子困境和情感暴力”的代名词。她是否会像在《再爱4》中那样觉醒,成为“大女主”的典型人物?不少网友的讨论已经初见端倪。
回顾近几年,黄圣依的职业生涯,我几乎忘记了她是个演员。她在一档又一档的真人秀节目中穿梭,个人生活和情感困惑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,仿佛是“汉化版《楚门的世界》”。
在2018年的《妈妈是超人》中,黄圣依首次展示了她的亲子关系。那时,她的形象仍然是“豪门太太”,儿子安迪有自己的游乐场和滑雪场,家里豪华得如同《公主小妹》中的皇甫家,连垃圾桶都是LV……
炫富不过是小问题,节目还揭示了黄圣依在“三重身份”(女明星、豪门太太、杨子妻子)下的母职困境。
这个节目却对她的口碑产生了正面作用:她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,开始反思并用温柔和耐心逐渐修复亲子关系。
不久后,黄圣依作为首发阵容加入了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第一季,并收获了节目巨大的红利。她展现了一个想要重返事业巅峰却被婚姻束缚的女明星形象。
在节目中,她表现得相当出色,初舞台自弹自唱,《独上C楼》拉丁舞惊艳全场。即便节目组极力炒作,她依然保持冷静,笑着化解尴尬,毫不张扬。
《浪姐》也成了她反思婚姻的契机。在五公成团前,队长宁静要求大家必须抽出时间训练,但黄圣依频繁缺席,原因是杨子依然安排了她参与各种直播和商演,而她没有拒绝的权力。
黄圣依在《再见爱人》中提到过,自己的第一次“婚姻觉醒”就是在《浪姐》之后,她觉得自己一直被杨子束缚。
然而,《浪姐》结束后,她和杨子又一起登上了《婆婆和妈妈》,这次节目聚焦婆媳关系。黄圣依表现出极大的孝心和耐心,赢得了婆婆的极高评价,而与杨子的关系也依然恩爱如初。
然而几年之后,这对夫妇在《再见爱人4》中迎来了不同的局面,黄圣依彻底觉醒,宣布与杨子长达近二十年的关系正式宣告结束。
这次的《是妈妈是女儿2》,黄圣依会不会成为“从母亲情感控制中解脱、逐渐觉醒的东亚女儿”呢?从网友的讨论来看,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答案。
黄圣依的真人秀“奇幻漂流”有两种解读:第一种,她是一个纯粹的、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“苦难美人”,通过不同的真人秀获得成长和改变,成为了“大女主”式的成功人物;第二种,她早已在背后操作,以不同的人设试错,逐渐找到了最适合的角色,并成功掌握了自己的命运,成为了最终的赢家。
我认为,这两种解读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。黄圣依作为一个特别的个体,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了独特的生存方式。她跳出了传统的叙事框架,既是“苦难美人”也可能是“大女主”,最终她通过多维度的曝光,不仅收获了流量和口碑,还完成了自我认知的觉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