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2023年9月的疫情数据,全国的新冠疫情整体上仍然保持低水平波浪式流行。以下是具体情况的:
1. 重症和死亡病例:
2023年9月1日至9月30日,全国报告新增重症病例398例,死亡病例45例(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,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44例)。
2. 发热门诊就诊量:
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热门诊(诊室)诊疗量从9月1日的11.6万波动上升,9月18日达到近期峰值17.7万后波动下降,9月30日为14.1万。
3. 哨点医院监测情况:
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(急)诊就诊人数比例从2023年第35周(8月28日9月3日)的3.4%上升至第38周(9月18日9月24日)的4.6%,第39周(9月25日10月1日)为4.5%。
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35周的18.6%波动下降至第39周的10.5%。
4. 变异株监测情况:
2023年9月,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11629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,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,涵盖96个进化分支,主要流行株为XBB系列变异株,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XBB.1.9及其亚分支、XBB.1.22及其亚分支、XBB.1.16及其亚分支。
总体来看,2023年9月全国新冠疫情整体保持低水平波浪式流行,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疫情反弹。
2023年9月疫情又开始了吗?这个问题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,激起层层涟漪。最近,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公共卫生领域,猴痘病毒Ib分支的疫情持续蔓延,多个国家报告了旅行相关病例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你可能会问,这和2023年9月有什么关系呢?其实,时间线上的巧合,加上病毒传播的复杂性,让这个问题变得不再简单。
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猴痘疫情报告显示,由猴痘病毒Ib分支引起的疫情持续蔓延,多个国家出现旅行相关病例。根据报告,截至去年年底,全球范围内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124753例确诊病例,死亡病例为272例。这个数字背后,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的痛苦。
报告指出,猴痘病毒Ib分支的疫情主要集中在刚果(金)、布隆迪和乌干达。自2023年9月以来,猴痘病毒Ib分支已在刚果(金)的8个省份被发现。在非洲,布隆迪、肯尼亚、卢旺达、乌干达和赞比亚已报告社区传播,津巴布韦也报告了旅行相关病例。这些数据表明,疫情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,正在向全球扩散。
非洲以外的国家也开始受到影响。有13个国家报告了38例感染猴痘病毒Ib分支的病例,尚未报告相关的死亡病例。阿联酋2月7日报告首例因猴痘病毒Ib分支引起的病例,该病例近期有乌干达旅行史。其他国家报告的病例中,有7例有阿联酋旅行史,这表明阿联酋可能出现社区传播。
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,猴痘病毒分为分支型和分支型。既往猴痘疫情主要在非洲地区流行,2022年后逐渐扩散至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。那么,猴痘是如何传播的呢?
猴痘病毒主要通过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。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:一是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;二是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吸入病例的呼吸道飞沫;三是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;四是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、病变渗出物、血液及其它体液,或被感染动物咬伤、抓伤感染传播。
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。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作用。这意味着,如果你曾经接种过天花疫苗,那么感染猴痘的风险会相对较低。
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5~21天,多为6~13天。皮疹是猴痘最常见的症状,出疹前可出现发热、头痛、乏力、淋巴结肿大等。皮疹多见于面部和四肢,也可出现在口腔、肛门、生殖器等部位。肛门皮疹易引起细菌感染,出现脓肿、溃疡后影响排便。
猴痘病程约2-4周,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病程可能较长。猴痘为自限性疾病,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,经对症治疗、支持治疗后,多数患者症状会在几周内消失。但对于年幼童、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,若治疗不及时,可能会出现重症或死亡。
预防猴痘,最重要的是做好个人防护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:
1. 了解猴痘防控知识:增强自我防护意识,减少高危行为,降低传播风险。
2.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:不接触野生或者来历不明的啮齿类动物、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。
3. 注意个人卫生:勤洗手,使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进行消毒。
4. 做好环境消毒:对于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品、场所和环境,可以选择含氯消毒剂、二氧化氯、过氧化氢等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。
5. 及时就医:若发生高危行为、接触高危人群或可疑动物后,出现皮疹、发热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,应立即做好个人防护,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,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。
面对猴痘疫情的持续蔓延,全球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这一公共卫生挑战。世界卫生组织于2024年8月14日再次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这是该组织对猴痘疫情发出的第二次最高级别警报。
各国政府也纷纷行动起来,加强了对猴痘的监测和报告,提高了公众的防护意识。例如,海关总署发布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,宣布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,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、控制措施。
此外,全球各地的医疗机构也加强了对猴痘的诊疗能力,为患者